颅内肿瘤的CTMRI影像诊断要点医学

「医侃」每日阅读栏目,陪老师们一起“啃”医学影像那些经典实用的好书。

目前在读的是《CT、MRI诊断指南》,CT和MRI是现代医学中两种非常重要的影像学检查手段,掌握CT和MRI诊断学已成为当代影像学工作者的一项基本功。

第三篇如何阅读常见疾病的CTMR

第一章:颅脑疾病

第三节颅内肿瘤

1.颅内肿瘤CT和MRI诊断步骤如下:第一步:有无肿瘤;第二步:肿瘤的定位诊断;第三步:肿瘤的定性诊断。

2.通过观察平扫和增强扫描后颅内有无异常密度灶或异常信号灶,可以确定颅内有无肿瘤的存在。只做平扫会漏诊小肿瘤和表现为等密度或等信号改变的肿瘤。

3.肿瘤定位诊断是指肿瘤的具体位置,这对肿瘤的定性诊断很有帮助。如位于脑内的肿瘤多为转移瘤和胶质瘤;脑膜的肿瘤多为脑膜瘤;垂体窝内的肿瘤多为垂体瘤;松果体区的肿瘤多为生殖细胞瘤;位于脑室内的肿瘤多为室管膜瘤;位于桥小脑角区的肿瘤多为脑膜瘤或听神经瘤或胆脂瘤。

4.肿瘤的定性诊断要通过对肿瘤的部位(如上述)、数目、密度或信号特点、强化特点、其邻近结构的改变、病人的年龄及病史等多方面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诊断。如脑内多发性肿瘤,病人身体其他部位又有原发肿瘤史,则为脑转移瘤;脑内单发肿瘤多为胶质瘤;脑内小结节病灶,但周围水肿很明显(“小结节大水肿”),即使病灶是单发的也要考虑脑转移瘤可能;桥小脑角区脂肪成分的肿块,首先考虑胆脂瘤,而桥小脑角区实性成分的肿块,若伴有内听道扩大破坏,则首先考虑听神经瘤,若不伴有内听道扩大破坏,则首先考虑脑膜瘤;鞍上池内的囊性肿瘤多为颅咽管瘤;儿童小脑蚓部的肿瘤多为髓母细胞瘤;青年人小脑半球“大囊小结节”肿瘤,首先考虑血管母细胞瘤。

5.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和MRI波谱分析(MRS)有助于对颅内肿瘤的定性诊断。

一、脑胶质瘤

(一)概述

1.胶质瘤是颅内最常见的原发性肿瘤,按其细胞类型又可分为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室管膜瘤、髓母细胞瘤等。

2.星形细胞瘤是最常见的胶质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好发于中青年;根据肿瘤的组织学表现,将肿瘤的恶性程度分为Ⅰ~Ⅳ级:Ⅰ级、Ⅱ级属良性肿瘤,Ⅲ级(间变性星形细胞瘤)、Ⅳ级(胶质母细胞瘤)为恶性肿瘤。

3.少突胶质细胞瘤约占胶质瘤的5%~10%。多见于成人,高发年龄在30~50岁,以额叶最多见,其次位于顶叶和颞叶。少突胶质细胞瘤生长缓慢,病程较长,瘤内钙化较其他肿瘤多见。

4.室管膜瘤约占胶质瘤的16%,多见于小儿及青年,多数位于四脑室内,其次为侧脑室三角区。室管膜瘤是起源于脑室内或脊髓中央管内的室管膜上皮或脑室周围室管膜巢的肿瘤,肿瘤可突入脑室内或向脑室外跨越脑室和脑实质生长,常伴发梗阻性脑积水。

5.髓母细胞瘤约占胶质瘤的4%~8%,是儿童最常见的后颅窝肿瘤,其恶性程度高,主要发生在小脑蚓部,容易沿脑脊液种植转移。本病对放疗敏感。

6.临床表现:头晕、头痛、呕吐、视物不清、癫痫等。

(二)CT诊断

1.脑内出现一圆形、类圆形的低密度灶,无明显水肿和占位表现,增强扫描病灶不强化,结合临床病史可考虑星形细胞瘤(Ⅰ级)。

2.脑内低、等或混合密度病灶,边界不清,有瘤周水肿和占位表现,增强扫描病灶呈环状强化,有壁结节,结合临床病史可考虑星形细胞瘤(Ⅱ-Ⅳ级)。

3.脑内低或混杂密度病灶,边界不清,有明显瘤周水肿和占位表现,增强扫描病灶呈不规则斑状强化,结合临床病史可考虑星形细胞瘤(Ⅳ级)。

4.额叶或其他脑叶的稍低密度或等密度病灶,内有条带状钙化,肿瘤周围无水肿或仅有轻度的水肿,增强扫描病灶无强化或仅有轻度的强化,结合临床病史可考虑少突胶质细胞瘤。

5.四脑室内等密度或略高密度病灶,增强扫描呈均匀或不均匀强化,侧脑室和三脑室扩张积水,结合临床病史首先考虑室管膜瘤。若增强扫描环绕侧脑室周围出现带状强化影,提示肿瘤发生了室管膜下转移。

6.儿童,后颅窝中线部位类圆形略高密度肿块,周围有脑水肿,第四脑室受压变形移位,侧脑室和三脑室扩张积水,增强扫描肿块明显强化,结合临床表现可诊断为髓母细胞瘤。若增强扫描环绕侧脑室周围出现带状强化影,提示肿瘤发生了室管膜下转移。

(三)MRI诊断

1.脑内出现一圆形、类圆形的异常信号灶,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无明显水肿和占位表现,增强扫描病灶不强化,结合临床病史可考虑星形细胞瘤(Ⅰ级)。

2.脑内T1WI呈低、等或混合信号病灶,T2WI呈高或混杂信号,边界不清,有瘤周水肿和占位表现,增强扫描病灶呈环状强化,有壁结节,结合临床病史可考虑星形细胞瘤(Ⅱ-Ⅳ级)。

3.脑内T1WI呈低、等或混合信号病灶,T2WI呈高或混杂信

号,边界不清,有明显瘤周水肿和占位表现,增强扫描病灶呈不规则斑状强化,结合临床病史可考虑星形细胞瘤(Ⅳ级)。

4.额叶或其他脑叶异常信号灶,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内有T1WI、T2WI均呈低信号的条带状钙化,肿瘤周围无水肿或仅有轻度的水肿,增强扫描病灶无强化或仅有轻度的强化,结合临床病史可考虑少突胶质细胞瘤。

5.四脑室内肿块,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呈均匀或不均匀强化,侧脑室和三脑室扩张积水,结合临床病史首先考虑室管膜瘤。若增强扫描环绕侧脑室周围出现带状强化影,提示肿瘤发生了室管膜下转移。

6.儿童,后颅窝中线部位类圆形肿块,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周围有脑水肿,第四脑室受压变形移位,侧脑室和三脑室扩张积水,增强扫描肿块明显强化,结合临床表现可诊断为髓母细胞瘤。若增强扫描环绕侧脑室周围出现带状强化影,提示肿瘤发生了室管膜下转移。

(四)鉴别诊断

1.Ⅰ级星形细胞瘤要与脑梗塞鉴别,脑梗塞的特点是:

①临床上有突发偏瘫病史;

②病灶形态多呈扇形,同时累及皮质和髓质;

③增强扫描病灶有脑回状强化。

2.环状强化的星形细胞瘤要与脑脓肿、单发脑转移瘤、血管母细胞瘤鉴别:

(1)脑脓肿:①临床上有高热病史;②环状强化的壁厚薄一致,没有壁结节;③DWI(弥散加权像)上呈高信号,而脑肿瘤在DWI上呈低信号。

(2)单发脑转移瘤:①临床上有原发肿瘤病史;②壁结节多不明显,而瘤周水肿很明显;③老年人多见。

(3)血管母细胞瘤:①好发于小脑;②“大囊小结节”是本病的特点;③瘤周水肿不明显。

3.少突胶质细胞瘤要与有钙化的星形细胞瘤、脑膜瘤、脑动静脉畸形鉴别:

(1)有钙化的星形细胞瘤:两者鉴别有时较困难,但条带状钙化,增强扫描病灶无强化或仅有轻度的强化多考虑少突胶质细胞瘤。

(2)脑膜瘤:①是颅内脑外肿瘤,肿瘤广基底与颅骨或硬膜相连;②肿瘤强化明显,有脑膜尾征;③邻近颅骨骨质增生等改变;④MRI上T1WI和T2WI病灶均呈等信号。

(3)脑动静脉畸形:①无占位效应;②增强扫描可见增粗迂曲的血管团;③MRI上可见流空的血管影。

4.室管膜瘤要与髓母细胞瘤、脉络丛乳头状瘤、脑室内脑膜瘤鉴别:

(1)髓母细胞瘤:①残留的四脑室常位于肿块的前方或前上方,而室管膜瘤残留的四脑室常位于肿块的四周或后方;②MRI检查有助于确定病灶的起源,髓母细胞瘤位于小脑蚓部,而室管膜瘤位于四脑室内;③肿瘤强化显著。

(2)脉络丛乳头状瘤:与室管膜瘤鉴别困难,但脉络丛乳头状瘤较少见,常引起交通性脑积水。

(3)脑室内脑膜瘤:①好发于侧脑室三角区;②CT平扫为等密度或稍高密度,钙化多见;③MRI上T1WI和T2WI病灶均呈等信号;④增强扫描病灶显著强化。

5.髓母细胞瘤要与室管膜瘤、小脑星形细胞瘤鉴别:

(1)室管膜瘤:见“室管膜瘤的鉴别诊断”。

(2)小脑星形细胞瘤:①好发于小脑半球;②CT平扫为低密度或等低密度灶;③增强扫描病灶呈环状强化,有壁结节。

二、脑膜瘤

(一)概述

1.脑膜瘤是最常见的颅内脑外肿瘤。绝大多数为良性,少数为恶性脑膜瘤。

2.病理:肿瘤起源于蛛网膜的内皮细胞或硬膜内的脑膜上皮细胞群,呈球形或分叶形,实质性,质地坚硬,包膜完整,血供丰富。

3.组织学分类:WHO将脑膜瘤分为脑膜皮瘤型(内皮瘤型、合体细胞型、蛛网膜皮瘤型)、纤维型(纤维母细胞型)、过渡型(混合型)、砂样瘤型、血管瘤型、血管母细胞型、血管外皮细胞型、乳头状型、间变型(恶性脑膜瘤)。

4.好发部位:矢状窦旁、半球凸面、大脑镰、蝶骨嵴最多见;其次嗅沟、鞍结节、中颅窝、天幕及岩骨背侧桥小脑角区;少见部位有三叉神经节、松果体区、侧脑室三角区和三、四脑室。

5.临床表现:起病慢,病程长,初期症状和体征不明显,以后逐渐出现颅压升高及局部定位体征。如头痛、癫痫、肢体功能障碍等。

(二)CT诊断

略高或等密度的圆形或卵圆形病灶,与颅骨内板或硬膜广基底相连,有占位表现,肿瘤局部有白质塌陷征象(白质受压变平,与颅骨内板之间距离增大),增强扫描病灶呈明显均一强化,边界清晰锐利,即可诊断为脑膜瘤;若邻近颅骨内板有骨质增生或破坏则诊断更加明确。

(三)MRI诊断

颅内圆形、类圆形或分叶状病灶,在T1WI和T2WI上呈等信号,与颅骨内板或硬膜广基底相连,有占位表现,肿瘤局部有白质塌陷征象,增强扫描病灶呈明显均一强化,边界清晰锐利,可见脑膜尾征(肿瘤附着处及周边硬膜呈线样强化),即可诊断为脑膜瘤。

(四)鉴别诊断

脑膜瘤作为最常见的脑外肿瘤,需要与脑内肿瘤鉴别。下列征象提示脑外肿瘤:①肿块与颅骨内板或硬膜广基底相连;②局部有白质塌陷征象;③局部颅骨骨质改变;④邻近的蛛网膜下腔增宽。

三、脑转移瘤

(一)概述

1.脑转移瘤好发于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的皮层和皮层下区。

2.原发灶以肺癌最多见,其次可来自乳腺癌、前列腺癌、肾癌、胃肠道肿瘤等。血行转移为主要的途径。

3.病理:脑转移多发者占2?3,也可单发,多呈圆形,无包膜,但与周围脑实质分界清楚,血供丰富,但由于肿瘤生长迅速,中心常发生坏死、囊变和出血,瘤周水肿明显。

4.临床表现:①好发于40~60岁及以上;②多有原发恶性肿瘤病史,但部分病人可以颅脑症状为首发症状;③颅脑症状:颅内高压症、精神障碍、神经定位体症等。

(二)CT诊断

1.颅内多发等、低密度灶,周围有明显脑水肿,增强扫描病灶呈环状或结节状强化(小结节大水肿),结合临床表现,首先考虑脑转移瘤,建议作全身检查;若有原发恶性肿瘤病史或在其他部位找到恶性肿瘤则诊断明确。

2.中老年病人,颅内单发等、低密度灶,周围有明显脑水肿,增强扫描病灶呈环状或结节状强化(小结节大水肿),也应首先考虑脑转移瘤,建议作全身检查;若有原发恶性肿瘤病史或在其他部位找到恶性肿瘤则诊断明确。

(三)MRI诊断

与CT相同,瘤灶在MRI上呈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改变。

(四)鉴别诊断

1.单发性脑转移瘤:要与脑胶质瘤、脑脓肿鉴别,详见“脑胶质瘤”。

2.多发性脑转移瘤结合临床表现一般诊断不难。

四、垂体腺瘤(一)概述

1.脑垂体包括神经垂体和腺垂体,垂体腺瘤为源于腺垂体的良性肿瘤。

2.分类:①根据肿瘤的大小将垂体腺瘤分为微腺瘤与大腺瘤。直径小于10mm者称为微腺瘤,直径大于10mm者称为大腺瘤。②根据肿瘤是否分泌激素可将垂体腺瘤分为功能性与无功能性垂体腺瘤。前者包括分泌生长激素的嗜酸性腺瘤、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嗜碱性腺瘤、分泌催乳激素的催乳激素腺瘤等,后者如嫌色细胞瘤等。

3.临床表现:功能性腺瘤很小时即可出现内分泌症状,如出现肢端肥大症、柯兴综合征或高泌乳素血症(闭经、泌乳),无功能性腺瘤临床表现较晚出现,在瘤体较大时出现头痛、视力下降等肿瘤压迫症状。

(二)CT诊断

1.鞍内圆形或类圆形软组织肿块,增强后肿块明显强化,蝶鞍扩大,鞍背变薄、倾斜,结合临床表现即可诊断为垂体腺瘤。若平扫发现肿块内有高密度血肿影,则提示肿瘤出血(垂体卒中)。肿瘤可向四周生长,向上生长可突破鞍隔进入鞍上池,甚至可突入三脑室内,肿瘤向下可突入蝶窦内,向后可累及环池,向鞍旁生长,累及邻近的海绵窦。

2.怀疑垂体微腺瘤者(多为催乳激素腺瘤),必须冠状位薄层增强扫描。若发现增强脑垂体内有小片状低密度无强化区,局部垂体上下径增大,相应的垂体上缘上突或下缘下突,垂体柄偏移,鞍底骨质变薄吸收,结合临床表现即可诊断为垂体微腺瘤。

(三)MRI诊断

与CT相同,肿瘤在T1WI上多数表现为低信号,T2WI上以高和等信号多见。

(四)鉴别诊断

鞍内肿块是垂体瘤的典型表现,一般诊断不难。但需与鞍旁的一些常见肿瘤鉴别:

1.鞍旁脑膜瘤:①蝶鞍不大,垂体大小正常;②鞍旁骨质增生硬化;③MRI上T1WI和T2WI肿瘤均呈等信号。

2.颅咽管瘤:①以鞍上病变为主,向下可侵入鞍内,但多不侵及鞍底;②肿块多为囊性或囊实性,囊壁多有钙化。

五、颅咽管瘤(一)概述

1.颅咽管瘤是最常见的鞍上池内肿瘤。

2.颅咽管瘤有两个发病高峰,一是少儿期(20岁以下),二是50~60岁。

3.病理:颅咽管瘤系先天性肿瘤,胚胎期颅咽管残存组织形成。多数的肿瘤为囊性,单囊多见,少数为实性或囊实性有包膜肿块。囊内容物复杂,包括胆固醇结晶、蛋白成分、散在的钙化或骨小梁等。87%的病例瘤体实性部分或囊壁可发生钙化。

4.临床表现:头痛、视力障碍、内分泌障碍如垂体性侏儒或尿崩症等。

(二)CT诊断

1.鞍上池内圆形、类圆形低密度囊性肿块,囊壁有线状或蛋壳状钙化,增强扫描囊壁呈环状强化,蝶鞍正常,结合临床表现即可诊断为颅咽管瘤(囊性)。

2.鞍上池内圆形类圆形等密度实性肿块,内有钙化,增强扫描肿块强化,蝶鞍正常,首先考虑颅咽管瘤可能(实性),注意与胶质瘤、异位生殖细胞瘤、脑膜瘤等鉴别。

(三)MRI诊断

1.鞍上池内边界清楚的肿块,在T1WI和T2WI上均呈高信号,增强扫描肿块边缘强化,蝶鞍正常,结合临床表现首先考虑为本病。

2.鞍上池内边界清楚的肿块,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FLAIR呈低信号,增强扫描肿块边缘强化,蝶鞍正常,结合临床表现首先考虑为本病。

3.鞍上池内边界清楚的肿块,T1WI和T2WI上均表现为低信号,增强扫描肿块边缘强化,蝶鞍正常,结合临床表现首先考虑为本病。

4.鞍上池内边界清楚的肿块,T1WI上呈现为等信号,而T2WI上表现为高信号,增强扫描肿块强化,蝶鞍正常,结合临床表现首先考虑为本病可能。

(四)鉴别诊断

鞍上区内伴钙化的囊性肿块是本病最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由于MRI无法显示钙化,故定性诊断不如CT。鞍上区内的囊性颅咽管瘤,一般诊断不难,实性颅咽管瘤诊断较难。

1.鞍区脑膜瘤:①鞍旁骨质增生硬化;②MRI上T1WI和T2WI肿瘤均呈等信号;③增强扫描肿块明显均一强化。

2.胶质瘤:与实性颅咽管瘤较难鉴别,但胶质瘤好发于青壮年,肿块多无钙化。

3.异位生殖细胞瘤:①松果体区肿块伴鞍上肿块;②易沿室管膜转移;③肿块强化明显;④对放疗敏感。

4.表皮样囊肿:发生在鞍上的表皮样囊肿CT上也呈低密度表现,与囊性颅咽管瘤相似,但表皮样囊肿CT值接近脂肪,且常沿蛛网膜下腔匍行生长,故形态不规则,增强扫描不强化。

六、听神经瘤(一)概述

1.听神经瘤是桥小脑角区最常见的肿瘤。

2.听神经瘤起源于听神经前庭支内听道段,属神经鞘瘤,为生长缓慢的良性肿瘤,单发多见。

3.临床表现:好发于成人(30~50岁),主要表现为单侧耳鸣、听力减退或耳聋。

(二)CT诊断

1.一侧桥小脑角区的类圆形等或低密度肿块,与岩骨接触面呈锐角,增强后肿瘤边界锐利,明显强化,同侧内听道呈锥形或漏斗状扩大,结合临床表现即可诊断为听神经瘤。

2.两侧听神经肿瘤,结合临床表现可诊断为神经纤维瘤病。

(三)MRI诊断

1.一侧听神经局限性梭形增粗,结合临床表现即可诊断为小听神经瘤。

2.一侧桥小脑角区的类圆形肿块,T1WI上呈略低或等信号,T2WI上呈高信号。增强后肿瘤边界锐利,明显强化,紧贴内听道口处肿块呈漏斗状指向内听道口,同侧内听道呈锥形或漏斗状扩大,结合临床表现即可诊断为听神经瘤。

3.两侧听神经肿瘤,结合临床表现可诊断为神经纤维瘤病。

(四)鉴别诊断

伴有内听道扩大的桥小脑角区肿块是本病的特征性表现,一般诊断不难。需与其他发生在桥小脑角区的肿瘤鉴别:

1.脑膜瘤:①肿瘤与岩骨接触面呈钝角;②无内听道扩大;③邻近岩骨骨质增生;④MRI上,T1WI和T2WI均呈等信号改变,增强扫描有脑膜尾征。

2.三叉神经瘤:①肿块中心位于岩骨尖处,常跨中、后颅窝生长,呈哑铃状改变;②岩骨尖骨质吸收或破坏;③无内听道扩大。

3.表皮样囊肿(胆脂瘤):①呈脂肪样或水样密度或信号的肿块,形态不规则,沿蛛网膜下腔匍行生长;②增强扫描不强化;③无内听道扩大。

七、生殖细胞瘤(一)概述

1.生殖细胞瘤是松果体区最常见的肿瘤。也可发生于下丘脑、鞍上等部位,称为异位生殖细胞瘤。

2.病理:生殖细胞瘤起源于胎儿早期胚胎移行过程中的生殖细胞,组织学上与松果体无关。是一种恶性肿瘤,易沿着室管膜和脑脊液转移。肿瘤对放疗十分敏感。

3.临床表现:本病好发于男性青少年。以性早熟、内分泌紊乱和颅高压症为主要表现。

(二)CT诊断

松果体区等或略高密度肿块,内有钙化,增强扫描肿块明显强化,第三脑室后部受压局部呈杯口状扩大,两侧脑室扩大,结合临床表现可诊断为生殖细胞瘤。若增强扫描沿脑室壁出现带状强化影,提示肿瘤沿室管膜转移。若同时发现下丘脑或鞍上有明显强化的肿块,则提示有异位生殖细胞瘤存在。

(三)MRI诊断

与CT相同,肿块和转移灶在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

(四)鉴别诊断

本病主要与松果体瘤鉴别。青少年松果体区有钙化的实性肿块多为生殖细胞瘤,松果体瘤非常少见,若发现松果体钙化被肿块推压移位则多考虑松果体瘤。

八、血管网织细胞瘤(一)概述

1.本病又称为血管母细胞瘤,好发于小脑半球。

2.病理:分囊性和实性二种,大多数为囊性,其特点是大的囊性病灶及囊壁上小的肿瘤结节。

3.血管网织细胞瘤伴有视网膜血管瘤或肝血管瘤、肝、胰、肾囊肿等者,称为Von-Hippel-Lindau综合征,有家族史,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4.临床表现:本病好发于中青年。临床表现为头痛、呕吐、视物模糊、共济失调等。

(二)CT诊断

中青年病人,在小脑半球见到一薄壁囊状病灶,边界清楚,囊壁上有小圆形等密度结节,增强扫描小结节有明显强化,囊壁强化不明显,即可诊断为小脑血管网织细胞瘤,若见到有增粗的血管影与结节相连,则诊断更加明确。

(三)MRI诊断

中青年病人,在小脑半球见到一薄壁囊状病灶,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边界清楚,囊壁上有小圆形结节,T1WI呈相对高信号,T2WI呈相对低信号,增强扫描小结节有明显强化,囊壁强化不明显,即可诊断为小脑血管网织细胞瘤,若见到有流空的血管影与结节相连,则诊断更加明确。

(四)鉴别诊断

发生在中青年小脑半球的大囊小结节病灶是本病的特点,一般诊断不难,主要与小脑囊性星形细胞瘤鉴别,后者也可有囊性区和壁结节,但其囊壁厚,有明显强化,壁结节强化轻,瘤周水肿明显。

九、表皮样囊肿(一)概述

1.本病又称为胆脂瘤,来源于迷走的胚胎性外胚层残余上皮细胞。

2.好发于桥小脑角池、鞍上池、环池、四叠体池,以桥小脑角池最多见。

3.病理:肿瘤呈囊性,囊壁内衬鳞状上皮,囊内含大量类脂质的黏稠液体。

4.本病生长的特点是“见缝就钻”:沿脑池脑裂延伸,常侵犯相邻的多个脑池,故常呈不规则形。

5.临床表现:病程长,临床表现为头痛、呕吐、视物模糊或相应颅神经受压症状。

(二)CT诊断

一侧桥小脑角池或鞍上池内见到低密度灶,CT值低于脑脊液,接近脂肪,边界清楚,形态不规则,沿邻近脑池生长,增强扫描病灶不强化,即可诊断为表皮样囊肿。

(三)MRI诊断

一侧桥小脑角池或鞍上池内见到异常信号灶,T1WI呈低信号或高信号,T2WI呈高信号,边界清楚,形态不规则,沿邻近脑池生长,增强扫描病灶不强化,即可诊断为表皮样囊肿。

(四)鉴别诊断

本病主要与蛛网膜囊肿鉴别,后者形态规则,呈圆形或方形,不沿邻近脑池生长,CT值为脑脊液密度。

脑血管疾病的CTMRI图像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医学影像每日笔记29#

颅脑外伤的CT、MR图像诊断与鉴别诊断#医学影像每日笔记28#

全身器官正常的CT、MRI图像有什么特点?#医学影像每日笔记27#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bhuamu.net/yczz/66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