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宝妈留言说:“宝宝最近生病了,要打吊针。每次看到护士拿着很粗的针头,往宝宝的小脑袋上扎,我就揪心!”
有时候扎好多次还扎不上,看着宝宝被扎得哇哇哭,我却只能在一旁抹眼泪!我真想不明白:为什么给宝宝输液,要扎在头上呢?还有,这样会不会影响宝宝的脑部发育?
实际上,已经不止一位宝妈问过类似的问题;而且同样作为妈妈,太理解这种心疼了!今天一起来了解下宝妈们减轻困惑和担忧。
1.为什么针头要扎在宝宝的头上?
①血管明显
我们都知道,小宝宝手和脚上的血管比较细,很难找到;而头上因为头皮薄,护士更容易找到血管,所以她们就选择了头部。虽然我们看着疼,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不过,大家也不用太担心,随着宝宝长大,他们手脚的血管会越来越凸显;同时,因为头皮变硬,头上血管反而不容易找到了。护士也就会选择手部或脚部来输液。
②防止跑针
小宝宝都喜欢动来动去,加上看着手上或脚上的针头,也会感觉不舒服,这样就很容易跑针。
要是跑了针,还得重新扎,对小宝宝来说就是再遭一次罪,所以护士就选择了相对来说更稳固的头部。
③减少不适
小宝宝因为头顶血管充盈,保温效果比手脚更好。这个很好理解,宝妈们平时一定观察到:很多时候宝宝的身体明明是暖的,小手小脚却凉凉的,就是因为小宝宝的手脚末梢循环和毛细血管都还不足。
所以选择血管更充盈、保温效果更好的头部,更有助于减少宝宝输液过程中的不适应感。
2.针头扎在头上,对宝宝的大脑有影响吗?
有时候,我们看着明晃晃的针头,扎进宝宝的小脑袋,会忍不住产生“影响脑部发育”的错觉,但实际上并不会。
因为打吊针是静脉输液,而静脉都是相通的,无论打手脚还是打头皮,都只是换了个“让药物进入身体的位置”而已。
只要没有扎错针,药物都会通过注射部位的血管进入「静脉系统」、参与到「全身」的血液循环。所以在哪个部位进行静脉输液,其实是没有区别的。
对于确实需要输液的小宝宝来说,打头皮针更多的都是为宝宝着想,负责任的护士都不会明明能打手脚却偏要扎头皮的;而扎头皮也不会影响大脑发育。
但,同时,也要提醒大家,永远记住给孩子用药的原则是「能口服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
而如果确实不得不打针的话,那就好好配合护士,不然针眼出血、跑针等,遭罪的还是我们自己的宝宝。
输液通常不是儿科医生的治疗首选,但是如果遇到紧急情况,却也不得不选择输液。
初春时节,感冒等疾病凶猛而来,宝宝柔嫩的身体很难抵御外界的“病毒”,于是出现流鼻涕、咳嗽、鼻塞、发烧等感冒症状。看到宝宝毫无精神,家长们着急万分,总询问医生是否可以通过输液让宝宝快点好起来。
哪些情况需要给宝宝输液?现在,很多家长都有不给孩子滥用抗生素和过度输液的意识,但万事不能矫枉过正。对于新手父母来说,在是否给宝宝输液这个问题上,不可一味的拒绝。遇到紧急严重情况,不得不输液。
1.严重的上呼吸道感染
当上呼吸道感染严重,出现化脓性扁桃体炎、中耳炎、咽炎、肺炎、阑尾炎、猩红热等情况,家长需要做好给宝宝输液的准备。这不单单为了给宝宝退烧,主要是针对病原和症状用药。
2.严重的皮肤过敏
皮肤过敏严重的情况通常全身奇痒无比,着实让人难以忍受。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借助输液来帮助宝宝缓解症状。
3.严重腹泻呕吐
宝上吐下泻可能是急性肠胃炎的征象,腹泻和呕吐严重的情况下,除了要尽快化验大便确定病毒种类之外,还需要通过输液来避免脱水的现象。
4.哮喘反复
哮喘发作的时候常出现呼吸急促费力的症状,情况都很紧急。如果不及时输液,很可能会出现窒息的危险。这时,注射一些平喘的药物可缓解症状。
5.紧急抢救
如果孩子处于昏迷,或者病情比较严重到无法服药的时候,医生会在第一时间给宝宝扎针输液,因为这是用药和输入营养最佳方法。
4种情况不需要输液1.气管炎或毛细支气管炎
毛细支气管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如果只有一些咳嗽、低烧或者是轻度喘息的症状,发病早期一般不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只要能遵医嘱按时吃药,结合气管炎的一些食疗配方即可。
2.病毒性或者细菌性感冒
感冒主要分为病毒性或者细菌性感冒,如果宝宝症状仅是流鼻涕、鼻塞、打喷嚏和低热,主要是加强护理,如果着急输液只会降低宝宝对病毒的抵抗力。与此同时,要随时怎么治疗白癜风效果好北京哪有治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