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是我们聆听世界的窗口,有了它,我们才享受到曼妙的音乐、倾心的交谈。但是很多不好的习惯会伤害我们的听力!今天,第17个全国爱耳日。关爱耳朵,保护听力,远离伤害耳朵的习惯!
★1.在地铁听歌
如果在超过80分贝的地铁戴耳机听随身听,为听清声音,人们往往会调大音量。如果长期过量声音刺激,耳蜗的毛细胞会产生代谢紊乱,供血、供氧不足,致使末梢感受器受损,从而导致噪声性听力问题。不仅如此,耳机将外耳道口紧紧塞住,高音量的音频声压会直接进入耳内,造成不可恢复的听力损害。
2.长时间煲电话粥
电话、手机等是现代社会中人们不可或缺的沟通工具。许多年轻人喜欢“煲电话粥”,频繁或者长时间接听电话是损失听力的一个有害途径,还可能会引起神经性耳聋。专家建议,打电话应尽量长话短说,一次最好不要超过3分钟,如果条件允许,使用免提对耳朵伤害小。
3.用硬物掏耳朵
习惯性的掏耳朵容易让细菌进入耳道,容易碰伤耳道,还可能弄坏耳膜,如果意外将异物遗漏耳朵里,对耳朵也会造成损伤。
4.经常泡吧、去KTV
研究表明,百分之三十七的听力残疾与噪声损害密切相关,噪音会缓慢地损伤人的听力。酒吧、KTV等场所高强度的脉冲噪声刺激,会“瞬间”导致听力损害。如果人体长期处于噪音环境中,就会让听神经长期处于兴奋中,造成内耳毛细胞的劳损,并引发中枢听觉系统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出现听力紊乱,进而发生耳鸣、耳聋等听力下降问题。
5.用力擤鼻涕、吸鼻涕
用力擤鼻涕、吸鼻涕,容易引发分泌性中耳炎或胆脂瘤型化脓性中耳炎。
6.对感冒、鼻炎、咽炎不予理会
鼻窦炎、鼻炎、咽炎不可小觑,它们可蔓延形成分泌性中耳炎。
7.乘飞机时不注意做吞咽动作
飞机在起飞或者降落时,很多人会感到两耳发闷、疼痛,鼓膜有憋胀感,听到的声音变小、头晕等症状。此时应注意做吞咽动作,防止航空性中耳炎,必要时使用药物以收缩血管。
8.游泳前后不注意检查耳朵
游泳时耳道进水、呛水引发的耳朵疾病也很多,主要有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和外耳道炎。儿童是此类疾病高发人群,常见症状是耳朵不适、耳朵闷胀、疼痛、听力下降、流脓等。
长按指纹“识别北京白癜风的有效治疗方法根治白癜风的偏方